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正面臨新的戰略機遇。而金融,則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動力源,從扎根生長到枝繁葉茂,每一家科創型企業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金融“活水”。
當前,科技創新正引領合肥發展新征程。如何才能以金融賦能科技創新?作為合肥乃至安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先鋒,合肥高新區率先發布《金融業發展規劃(2023-2025)》,其中指出,要建成科創金融改革先行引領區,重點建設科創金融產業集聚中心、風投創投國際合作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區域中心和新興金融創新發展中心,助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率先建設科創金融改革引領區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產融結合跨越式發展,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綜合能力,10月12日,合肥高新區金融業發展規劃發布會暨《中國經濟、金融和資本市場》專題講座在合肥舉辦,會上正式發布了《合肥高新區金融業發展規劃(2023-2025)》(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合肥高新區金融業發展目標、主要舉措、實施保障。力爭到2025年,把合肥高新區建成科創金融改革先行引領區,重點建設科創金融產業集聚中心、風投創投國際合作中心、多層次資本市場區域中心和新興金融創新發展中心,助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規劃》提出,到2025年,努力構建各類金融及輔助機構總數超500家的金融生態體系,新增2家總行級科創金融服務中心,科創金融專營/特色機構突破25家,力爭新增1-2家外資金融機構,新增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15家,中基協備案基金管理公司力爭突破80家。
此外,強化合肥高新區創投環境吸引力、要素聚集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風投創投機構聚集地;加強與國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吸引和利用國際資本;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吸納社會資本,構建區內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平臺經濟與資本市場高效對接機制;到2025年,將區內風投創投基金規模擴充至3000億,基金數量突破300支。
高新區將培育資本運作氛圍,以高效資本服務參與“北上深”和長三角區域資本聯動,力爭2025年入庫培育擬上市企業累計達到600家,在審在輔企業累計達到80家,上市企業累計達到50家;力爭科創信貸年均增速超過25%,年度新增科創類融資擔保占新增業務總量不低于95%,貸款覆蓋率基本滿足科創企業融資需求。到2025年,形成若干可復制推廣的創新引領成果。
根據《規劃》,到2027年,高新區將建成組織體系完善且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其中,金融及輔助機構總數超600家,科創企業貸款年均增速超20%,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年均增速超30%,基金總規模超4000億。以完善的科創金融體系帶動科創生態和產業聚集,爭取2027年新增若干全國重點實驗室、前沿科研院所、產業聯盟與專家庫,打造全國領先的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同時實現全區科技企業近4萬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翻番,上市公司超過60家的美好愿景。
加大金融灌溉為產業發展賦能
科創金融是指服務于科創企業的金融體系,通過將信貸、債券、股權等金融資源進行整合,為科創企業提供符合生命周期的融資,實現金融資源與科技資源的有效對接,激發企業的科研活力,推動科學技術產業化,成為驅動科創企業發展的必需動力。
不斷加強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支持,對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合肥高新區持續為園區企業培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創新供給,并充分發揮金融動能,持續加大對相關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位于高新區的中科類腦作為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中科大未來網絡實驗室的技術池唯一產業轉化出口,匯聚了來自全球的頂尖人工智能專家,覆蓋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條。自落戶以來,中科類腦在政策資金、研發投入、宣傳推廣、行業交流等方面獲得眾多支持。
2021年,隨著人工智能市場全面爆發,中科類腦轉變賽道,聚焦“AI+電力”領域擴大產能,需要采購新的生產線。同時,大幅增長的訂單,急需補充流動資金。區屬政策性擔保機構高新擔保在了解到中科類腦生產經營情況后,積極對接客戶需求。
“在最為關鍵的時候,成功為我們提供融資擔保1000萬元,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助力企業發展?!敝锌祁惸X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也是在這一年,位于該區的本源量子同樣處于企業發展的關鍵階段。高新擔保積極為企匹配貼合其性質的全新擔保產品——“科大校友貸”,并為本源量子申請最高融資額度2000萬元,產品綜合成本不超過3.875%。以“門檻低、弱擔保、成本低、周期長”的融資優勢,助力量子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本源量子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其已將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成功交付給用戶使用,這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量子計算機整機交付能力的國家。
圍繞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資本需求,坐落于高新區的中安創谷科技園內匯集了大量科創型企業。園區充分發揮安徽省投資集團管理省級股權基金的帶動作用,結合高新區產業集聚的優勢,廣泛鏈接全生命周期產業基金集群,常態化開展項目資本對接服務,實現項目需求與資本服務精準匹配、科技創新與金融投資深度融合。
其成立的創谷資本圍繞TMT、大健康、文化旅游、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新材料、大消費等重點產業,打造從天使、VC、PE、到并購的全生命周期基金集群體系,圍繞安徽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已投資超200個項目,投資額超70億元?!叭缃?,這里不僅聚集了更多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更集納了無數優秀的人才,讓投資變得更加高效?!眲摴荣Y本投資負責人曹憲生說。
精耕改革“試驗田”成效顯著
202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將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嘉興納入了科創金融改革試驗的范疇,并根據當地特點提出了改革試點的一系列舉措。
“作為高新區來講,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走在前面?!焙戏矢咝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說,“而且科創金融對于我們建設世界領先園區,對于金融互聯、實體產業都非常的重要。通過產業規劃的編制,進一步梳理在金融業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可以讓科創金融更好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p>
呂長富指出,金融業的發展也有自己的金融生態?!耙虼?,《規劃》中提到的‘一區四中心’便是緊緊圍繞科創的特色,圍繞打造科創金融改革先行引領區的目標來進行的?!?/p>
記者從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以來,合肥市緊緊圍繞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為目標,堅持省市縣聯動、部門協同、政銀企互動,實施科創金融機構建設、科創金融產品模式創新、科創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科創金融風險防控四大行動,全面優化科創金融發展生態,切實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科創金融機構建設方面,針對不同成長期科創企業不同的金融需求,合肥市積極推進金融機構政策差異化,賦予科創金融專營(特色)機構授信審批權限。獲批以來,合肥市新增各類科創金融專營(特色)機構6家,目前共有銀行保險科創金融專營(特色)機構30家。
在產品模式創新方面,建立了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試驗區獲批以來,全市創新推出銀行保險科創金融產品30款,落地首筆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信貸產品,目前共有科創金融產品142款。
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風險防控方面,今年6月,合肥市第一家企業征信備案機構“合肥征信”正式獲批,也是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后獲得的第一塊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頒發的牌照。同時,合肥市正積極打造科創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已為科創企業授信1.9萬筆、金額245億元,實現銀企精準撮合、政策智能匹配、信用綜合服務等三大功能。
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